北极光创投:技术男让投资找到北
导读
大概每一个能够基业长青的组织都有一本自己的圣经,北极光也有类似的操作守则。经过十多年的打磨,其最终形成的TMT、先进技术、医疗健康三大投资板块里,先进技术项目均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邓峰、杨磊、李立新、姜皓天等技术大拿转型投资人形成的高管团队,构成了北极光独特的竞争优势。”
来源:融资中国 作者:关鉴
融中传媒:thecapital
《融资中国》杂志官方微信,整合十年报道资源,用心传递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人与事
邓峰创业的突破点就在于技术,而且是网络安全这样的应和技术。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清华校园,还是90年代在美国的车库,工程师的背景和积累,让北极光2005年成立后就重点布局了数据通讯设备、芯片等TMT领域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2006年北极光成立不久后投资的展讯通信,从事无线通信及多媒体终端的核心芯片研发,一年后即在纳斯达克上市。
但邓峰绝非技术至上论者。他坦陈,自己不是没有对技术的迷恋,或者力图把竞争力的护城河建立在技术壁垒上:“首先看是什么行业,有些可能不依靠技术的是不是也要看技术,我觉得倒不是。我不是一个技术人员出身没有做过企业,知道技术在企业里占多大比例,如果你看过我过去这些年的讲话,会发现所有地方我都会强调不要单从技术出发,而要从客户出发然后再到产品、技术。还要重视企业的文化、管理,这都比单纯重视技术要重要的多。”
杨磊是记者在北极光遇到的第二位技术男,作为另一位理工科背景的董事总经理,负责先进技术板块的他不掩对科技的痴迷和热情。
杨磊北大化学系毕业,之后去美国攻读计算机硕士,他打趣和邓锋唯一的差别是自己读完了博士。求学和之后的工作经历让杨磊对计算机领域从材料开始到半导体器件一直到计算机架构和软件,都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对自己技术上的能力,杨磊相当的自信,“先进科技这个组我主要负责,里边会有一些硬科技,项目不是以商业模式创新,而是以技术创新为主体的,(对技术的了解)在判断上会有一些帮助,其实主要是我能听得懂,要没有这个背景,你问题都问不出来,只能依靠专家,可专家说的你还是不理解。”
很多投的项目,杨磊甚至会和被投企业一起去申请专利,“技术可以白送,写上我名字就行”,具有这样技术底气的投资人,凤毛麟角。“我不能说自己是最好的投资人,但应该是投资人里边最懂技术的。”
对技术的敏锐和自信让北极光在项目还没有产品化的早期阶段就敢于投入。
去年北极光退出了一个存储控制器的项目,是一个在美国的团队,公司还没有推出正式产品,仅凭一个样品就卖了1.75亿美元。从投资到退出,只有两年时间,北极光拿回6000多万美元,赚了8倍。
一些外行眼里的神奇技术也会让杨磊兴奋,汉朗科技,生产一种液晶材料,显示的时候不需要电,只在改变的时候需要,功耗非常低,第一个应用领域是电子标签,北京的不少超市都使用它们的产品。而杨磊投它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材料,还不确切知道能用到什么地方。
还有从事柔性触控的诺菲,可以像印刷报纸一样生产一种大屏材料,用来做各种各样的屏幕,成本很低,但导电率更好,还可以折叠。这家公司北极光几乎是从零开始参与,帮美国的研发团队落户国内科技园区。创始人是技术男,市场方面很差,杨磊利用自己的人脉,找了两个对触控行业很熟悉的人做顾问,其中一个后来成为了公司CEO。
“我们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大精力去做?因为我觉得这是未来很大的方向,而且花不了太多的钱。时间上我们判断两三年应该可以出来,事实上这家公司用了三年就走完了美国公司十几年的历程。”
对技术领域一些规律性的把握让北极光有能力踩准投资的时间节点。“材料科学是试验性科学,必须试,但美国成本很高,(分成ABC三步)他只能做其中的一步,其他的要放在国外,从最开始的材料到终端器件走一圈回来要两个月。”但中国人工便宜,就可以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一次试验可能只需要几天,“别人用十年可能试了60圈,它可能只需要半年,导致这样的公司在中国会成功……我们很清楚这和美国打法正好相反。如果不是对材料有理解,可能不会有这种感触。”
北极光技术鉴别能力上的长板让其获得不菲的回报,仅在先进科技领域包括半导体在内投资了二十多家企业,八家已经实现退出。“半导体我们做的比较好,一共投了八家,两家上市,两家被并购,还有一家创业板也过会了。这些企业我们投的都是A轮,后来至少到了C轮。”
杨磊是《从零到一》的忠实读者,认同书里提到的真正挣钱的方法只有垄断,“没垄断的市场已经非常透明,很难挣到钱,我还是喜欢投一些相对来说能够造成垄断局面的公司,不管是因为技术壁垒还是因为其他壁垒。”
北极光基因里的工程师情节可能发挥着作用,“互联网概念是说我有黏性,像科技类产品,尤其是零组件类的,黏性不像互联网,如果是2B的生意你要有壁垒,真正2B的东西这种壁垒一般只有两个东西,关系和技术。这是最牢靠的两个东西。”
杨磊的投资项目一般集中在300万美元左右的A轮,因为其他人看不太懂,所以项目竞争也不激烈,估值合理,也很容易拿到大比例,“很多优秀的创业团队和公司都是慢慢“煮”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投资机构需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食材”的配比、“火候”的把握等等都是需要讲究的。”杨磊做了这样一个比喻。
李立新也是技术出身,这位先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并在留校后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工业经济专业研读在职研究生的技术男,为北极光带来了超过20年的企业运营、创业及投资经验。
从学校出来后,李立新最早自己做企业,后来把企业卖掉,加盟一个大的企业集团,负责南方区,也做一些资本运营,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又成为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几番“折腾”后,李立新考虑职业生涯的下半场,想做一些投资,2009年开始给北极光做投资合伙人,后来正式成为董事总经理。
在北极光姜皓天是资历几乎和邓锋相当的另一位董事总经理,加盟的时间是他定义的中国VC行业的元年。“2005、2006年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硅谷主流的VC,像红杉,都是在那一年进入中国,启明、北极光,也是在那时候做出来的。”
姜皓天还在读书的时候就接触了VC,入行很早,1998年开始分别在企业、投行、投资人的不同位置上工作,在VC和相关行业积累很深。
按他的说法,当时整个中国做VC的不过百八十人,
彼此熟识。他和邓锋一致认为做早期最有价值、最有机会,而VC也应该是长跑。而两人一个海归,一个本土,也很match。
姜皓天感觉里,北极光慢慢变得更全面、更平衡,从一开始典型的海归、工程师、技术导向,到人员构成更多元,投资领域也在拓展,在2C的消费领域很多投资也可圈可点。
北极光创业初期是典型的海归团队,2009年以前投资团队建设方面,也以国际名牌MBA毕业,以前有过咨询、投行经验的人居多,背景好看,人也聪明,成长很有潜力。但这样的人也有问题,对具体行业没有太多经验,同时背景相似,也缺乏差异化。
2009年之后,北极光开始有意识吸纳一些和现有团队不同风格的人。“要避免投资机构都是一类人,方法一样、思考方式一样,这样会出现一些系统性问题。因此招了一些和过去不同类的,甚至有看起来很不一样的人,有的可能比较野,有的非常狼性。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做法。”
另外,很多人来自不同行业,比如出身腾讯、百度、新浪,对行业不管是认识还是人脉,都有长处,“短处是在投资方面经验不足,但一个团队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人,这是团队上的变化和改进。”
“不同风格的人,在这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后用成绩说话,”姜皓天认为北极光的企业文化变得更加包容。
在投资领域上,也有更多样化的尝试,在北极光最重要的TMT领域,邓锋的强项和背景在2B方面,姜皓天的长处在2C方面,两人相互配合,将北极光的TMT投资从2B扩展到2C,从一开始以技术为主,逐渐也更多兼顾市场和商业模式。
“北极光的几个创始人的背景都是搞技术出身,工程师的背景,技术的背景,海归的背景,我的加入增加了一些本土背景,以前主要做一些2B方面的投资,半导体、通讯设备、网络安全、企业级软件这方面比较多。我进来之后, TMT领域投资邓锋更在2B方面,我更在2C方面。”
但是,如果把北极光的成功仅仅看成来自一群技术男的工程师情结,那只会得出瞎子摸象的结论。事实上,北极光高管团队绝非技术至上论者,更多时候是把商业本质放在首位。